从输油管事故看大企业病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再次把中石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刚刚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五百强榜首的中石油,很快就因这起事故,被拿来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的罪魁祸首英国石油公司(BP)相提并论。虽然中石油与BP分属不同国家,但作为世界级超级石油企业,都难以避免地患上典型的“大企业综合症”。企业向恐龙一样,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从神经中枢到系统终端之间的沟通、反映与协调管理能力日渐迟钝。同作为石油公司,BP刚刚在墨西哥湾闯下了滔天大祸,本应该引起大家对于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结果中石油却在万里之外的大连湾搞炸了输油管道,造成1500吨原油泄入了大连湾,并导致大量化学消防液剂流入海洋。大连湾直接面对黄海,紧近渤海,沿岸大量人民要依靠当地海产资源为生,事故造成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中石油能否克服规模带来的病症,将决定他能否长远地健康发展。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叫“规模无效益”或叫“规模不经济”,规模效益是存在边际效应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临界点时会产生效益,超过一定规模的临界点,而管理系统不能有效克服“大企业病”就会完全没有效益可言。“大企业病”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一旦患上“大企业病”,就会出现机构臃肿、信息不灵、管理不畅,危机感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在危机事故出现时反映迟缓,相互推诿,责任不清。即使是管理先进的世界级大企业,也难以幸免。

近些年来,石油产业技术装备日益成熟完善,但是漏油事故、管道爆炸事故、井喷等事故仍然屡有发生。这说明,技术完备并不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生产管理,将生产安全的责任意识与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利益紧密相扣,才可能把生产事故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点;反之,只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即使BP这样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跨国石油企业,也几乎因为阀门失灵导致的钻井平台漏油事故而濒临破产,损失达数百亿美元,不得不打售部分资产自救。

BP事故仅仅才两个多月,中国石油企业再次因为生产管理上的疏漏而出现输油管爆炸事故,几乎使同样的漏油事故在黄海海域上演。目前,事故原因仍未明了,但内部工人操作不当的说法和证据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其实,在BP出现漏油事故后,技术水准相对较低、管理经验较少的中国石油企业就应高度警惕,然而生产链条太长、企业规模庞大等等因素限制了整个石油化工系统的反应速度。事故暴露出中石油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认识不够,防范措施不足,没有做到未雨绸缪。甚至在输油管爆炸事故发生后,设置围油栏拦截浮油的工作也进展缓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事故已经发生,在如何看待事故问题上,这些大企业也缺乏令公众满意的态度。它们往往强调事故发生的偶然性或者其他人的责任,而不愿意首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BP在事故发生后,先考虑怎么推卸责任,先是怪哈里伯顿等合作伙伴,现在又无中生有地说关不上的阀门在中国改装过,试图让“中国制造”替PB承担恶名。这种极不负责任态度,失去了一家世界级企业的基本尊严。BP理应对自己的整个生产系统、每一个关联链条承担安全负责,对其采购的每一个零配件履行安全义务。

而大连油港事故最早报出的新闻都是“是因为利比里亚籍船只卸油时使用添加剂造成的”,似乎责任都在油轮。但是,大家都很奇怪,油轮肇事自己却安然无恙,码头的油罐却出了问题。大连市安监局则认定这并非最终原因,指出爆炸事故已经暴露出企业应急装备不足、投入不够等问题。交通部19日通报认为“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轮在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库卸油过程中,由于原油储备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可见,在事前预防、事后应对上,“大企业病”的反应缓慢、安全意识不足都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国际影响也相当恶劣。尤其是,黄海海域是中国近海,又与渤海相连,属于我国最重要的渔业基地,也是濒临黄海的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海产品的生产基地。从非传统安全意义上说,拿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带来的影响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相比,毫不为过。

在全球化时代,大型企业的生死兴衰往往与自身产品的安全有很大关系。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往往非常脆弱,一旦失去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丰田汽车的案例理应成为中国每一个企业的前车之鉴。尤其是对一直追求规模效益,忽视精细化管理的中国企业而言,一方面还未摆脱国企时代“大企业病”的束缚,一面又要面对国际化经营的各种复杂政治经济关系的羁绊,要想安全起航,就必须得履行好自己的安全义务,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安全好的交代。如果不这样做,假使BP那样的漏油事故发生在中国近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灾难,也会是关乎周边国家生存安全的一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