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5日, 2011 1,287 次浏览
山东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山东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2.44吨标准煤,比上年提高了0.07吨标准煤,上升2.87%。按2005年工业增加值计算,由于单位能耗的增加,多消耗了近500万吨标准煤。
“重化工业”骄子的节能成绩单
与经济大省广东、江苏相比,山东是一个更加热衷于重化工业的典型。近两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一直保持着急速的增长势头, 2005年一季度山东的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已跃居全国首位。当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1.83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了24.8%。电力、热力、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等十大行业单位总数已经上升到9552家,比上年增加2265家,消耗了全省能源总量的88.2%。而山东工业的重装化、规模化趋势越演越列,是一个典型的只注重规模,不注重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
山东本来是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大省,2003年以前,山东能源产需还能自我平衡。2004年因为工业耗能的急剧增加,使山东由能源输出大省迅速转变成了能源净输入省,能源消费总量首次超过生产总量,成为全国第二大能耗省份。
如果按照山东的发展模式,不要说“十一五”GDP能耗下降20%无法实现,若依照山东规模以上工业消耗全省能源88.2%,每年增加24.8%的速率计算,“十一五”仅规模以上企业就要使山东总能耗翻番,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到4.5亿吨标煤。如此发展,到2020年,“谁供应山东?”将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从规模效益到效益规模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反对在中国的重化工业趋势,因为中国资源、环境无力承受,世界的资源、环境也不可能支撑13亿人口以如此的速度进行重化工业建设。“规模效益”是一个工业时代的落伍观念,因为当产、供、销信息不畅,供需双方无法根据需求合理配置资源,生产企业不得不采取不断扩大产能的方式,通过规模来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度,当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情况就会逆转,物极必反。工业时代热衷规模的发展方向使得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产能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品的配送运输等中间成本也越来越高,能源消耗也越来越高,污染排放越发集中,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市场适应能力随之越来越差。
规模效益使企业陷入一个怪圈,当产能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规模越大反而效益越差。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效益,只能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如此规模巨大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一旦出现经营困境,将会对地方的金融、财政、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带来一系列的灾难,最终迫使政府不得不卷入其中。政府利用手中控制的资源来帮助这些企业,促使这些大企业进一步扩产能大规模,靠拼资源、拼资金、拼环境来进行恶性竞争,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定时炸弹。
信息化使产、供、销信息互动发生重大转机,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需求一侧的要求和变化,企业不必在通过盲目地扩大产能来保持市场竞争力,而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特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和能源消耗得到最大限度地控制,这就是 “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我们没有必要再通过不断扩大产能规模来创造所谓的“效益”,中国完全可以跃过这一阶段实现跳跃型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信息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根据资源、环境、资金等效益的最优化来确定产能规模,进入“效益规模”的新境界。
与山东相比,浙江是一个典范。浙江的企业规模和产能规模都不追求大,但社会化协作能力好,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强,资源配置相对也比较合理,所以企业普遍盈利情况明显好于重化工业省份,GDP能耗处于明显优势。山东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山东地方国有企业居多有关系,而这些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千丝万缕,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存在发展冲动,这是GDP能耗难以降低的关键。国有企业是最热衷与扩大产能规模的,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投资,不是消耗自己家的资源,企业规模越大,领导级别待遇越高。而浙江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市场化程度更高,花自己的钱投资首先要关心的是投资回报率,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更加追求效益。
产权关系已使山东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山东省统计局认为,要降低万元GDP能耗水平,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高耗能工业产业项目的调整。但山东经济专家则认为,山东产业结构调整,近期内只能是“主要靠增量调整”。也就是说,只有进一步扩大某些规模企业的产能规模,才能调整优化山东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