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 艰困之局

2010年1月27日,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由温家宝总理亲任主任,常务副总理李克强担任副主任,成员由18位部长与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副参谋长组成,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的重大事项。建立如此高规格的能源统筹联席管理机制,无论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中国能源和减排形势面临着何其艰巨而复杂的困难局面。

2009年中国的GDP已达33.5万亿人民币,如果继续保持平均7.5%的增长率,到2020年的GDP将超过74.3万亿人民币,即便我们的GDP碳强度和GDP能耗从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每万元GDP能耗从1.222吨标准煤降至2020年的0.672吨,到时中国每年仍需50亿吨标准煤。而美国、欧盟和日本到2020年实现减排目标后的总和也每年不到49亿吨。中国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将从何而来?

环境更是一个天大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最大难题,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带来变数。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导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高达70%,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不到30%。单位能耗中,燃煤的二氧化碳排量比天然气高75%,是最肮脏的能源。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比例即便降低到60%,也要消耗30亿吨标煤,从2005年每年排放55.7亿二氧化碳增加到2020年的120亿吨以上,而美国、欧盟和日本如果完成了2020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届时只有40亿吨。全世界将很难接受中国的发展方式,碳关税、碳壁垒、碳歧视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让13亿人在如此短的时间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本来就是全世界从未面临的难题,中国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和方式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中国的能源环境问题,不是那一个部门能够肩负的。2007年底,大家都希望成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能源部”统管中国的能源工作,1988年至1993年曾担任能源部长的黄毅诚却给大家泼了冷水,他认为“能源部已成为历史”,如果不能赋予它应有的权利,就不要再成立能源部了。
负责项目核准和能源商品定价的国家发改委在经济宏观调控中有特殊的作用,这是中国举国体制加市场经济模式的一种特色产物,而它的存在使任何政府主管能源的行政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世界,向中国这样一个体量的国家,没有能源部的实属少见。如若中国能源、环境和资源问题处理的比其它国家都更好,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是,一次一次的油荒、煤荒、气荒、电荒找不到破解之道,一轮一轮的煤电之争争不出子午卯酉,一波一波的狂热建设仍不能满足更加狂热的需求……。尽管中国能源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支撑了国家的超常发展,但是资源瓶颈和环境代价越来越让我们喘不过气了。

2008年“两会”,一在国家发改委卵翼下运行的副部级国家能源局终于破茧而出,一群充满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渴望对中国的能源环境困局有所作为,但他们的努力并未得以应有的结果,困局正在转为向局。一个副部级单位,又在发改委代管之下,而面对诸多大权在握的正部级行政主管部委和地方大员,以及财大气粗的副部级央企能源集团显然权重不足。

造成中国能源环境今天的复杂局面,与长期以来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好大喜功的诸侯经济格局和央企寡头垄断化趋势存在着因果关系。在这些矛盾面前已经无法继续妥协了,必须直面矛盾,解决矛盾。只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各主管部门一把手的联系责任机制调动各部门的合力来解决问题。

中国要彻底摆脱能源环境困局,“转方式、调结构”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从各方利益不受影响的“增量型改革”,转到利益重塑的结构性改革;从治标,到治本;从调整眼前问题,到理顺长远矛盾。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齐抓共管解决问题。

能源和环境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全社会的基础,是每一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往往都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问。

——要使中国的能耗大幅度降低,首席就要全面提高节能降耗目标,不仅仅是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国资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都需要参与,能源委员会之外的住房建设部、农业部、铁道部和各级地方政府也需要配合工作;

——造成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要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就要大幅度增加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要全面开放天然气市场,除发改委、能源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工信部、安全监管总局要参与,涉及进口的商务部、外交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也要参与;

——中国对于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概念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保护海外能源商业战略通道,保持资源国的政治安定,保卫中国海外投资安全和保证国际商业秩序正常化都是中国必须考虑的问题,外交部、商务部、安全部、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和人民银行等机构需要通力合作;

——中国的节能减排最终还要依赖科技进步,而代表信息时代的智能电网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能源利用方式,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智能燃气、智能供热、智能水、智能气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电器等等,几乎涉及国务院的所有机构。同时对于这些智能系统的保护对于我们的军队、安全部、公安部、工信部、科技部、安监总局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中国能源必须经历一系列深层改革,没有这些“伤筋动骨”的改革,没有一次艰苦的制度重塑,将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无法应对全球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而这些改革需要在国务院的统筹安排下全面推动。
 
由此可见,中国没有一个高层次的能源统筹联席管理机制,中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将不可能解决。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一再强调,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而调结构的硬仗,关键看能源的调结构上能不能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