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 | 未来能源:新时代的动力

最近,在“喜马拉雅”的“曾鸣书院”学习季上,听了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的曾鸣教授的一个课程《智能商业的潮涌》,他与华北电力大学的曾鸣教授同名,是我在长江商学院的一位老师。他在开篇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大的趋势,不是一个10年的趋势,它很可能是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的大趋势。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智能时代一个全新的开端,这是一次文明的大变革,现在仅仅是开启了核聚变的过程。”

他的课程集中在“智能商业”上,却涵盖了所有产业。他认为今后所有的企业都是服务型的企业,生产和制造都将融入于服务的一个个环节,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与终端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智能商业的方向。

智能商业形成对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化服务。利用他们在互联网和算法上的优势,可以低成本实时服务十亿计的海量用户,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搜索可以精准到每一个不为人知的个性化细节,将每一个个体所有个性化的特征和背景资料汇集,形成个性化的结果。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重构市场。淘宝、京东、微信、谷歌、维基百科都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驱动,重构了市场逻辑,全面提升商业效率,实现了服务质量不断的突飞猛进。现在上淘宝网都是千人千面,每一个人的页面都是不一样的,都是针对性的,而且是实时更新。其精准程度在两个维度上不断进步,一个是越来越精,颗粒度越来越细;另一个是越来越准,准到更小的时间段,提供更及时的服务。而且,这个服务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能力非常快,它向人一样可以快速学习,快速进化,但比人更加孜孜不倦。

我们对于信息时代的认识程度不同,理解也不同。曾鸣教授这些话对于我们能源的从业者,或是震撼不小,或是不以为然,或是深受启迪,或是莫名其妙。其实,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接受这种变化,自从智能手机出现的十年里,几十种产品,几十个行业已经无影无踪了。而智能手机借助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新的需求又在颠覆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仅仅一个共享单车,就让石油公司失去了上百万吨的市场。

智能商业是如何构成的,两个要素: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自行车可以追溯到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用木头制造了人类第一种现代自行车;GPS定位技术在美国1964年就投入使用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网络支付技术也应用了好几年。但是,将这些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协同起来,就创造了“共享自行车”,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而数据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几十万、数百万辆无桩的共享自行车,让它们有效的服务于我们的绿色出行。

能源、信息、交通和建筑是支撑人类文明的基础。而四大系统之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和互动性,需要协同优化。信息技术与交通的网络协同,解决了人们在建筑之间的绿色流动,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减少了污染排放和交通拥堵。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每一个共享自行车的使用者,都成为了绿色出行和绿色金融的参与者。

能源的“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将存在两个互动方向。一个在需求侧,一个在供给侧,而两者之间也将因为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协同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数据可以让我们越来越接近于用户对于能源消费的“精与准”,不仅可以更加精确的测量,而且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预测。这一技术的结果将使需求侧的能源消费越来越精准,能源消耗量将大幅度降低,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消费革命”。

这种精准的供能并将需求数据及时反馈给供给侧,也就大幅度提升能源生产、转化和输送环节的精准度,从而大幅度提升供给侧的效率,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实现能源供需双侧的协同优化,是提升能源系统效率的关键。

信息是网络协同优化的关键要素。从另一个维度看,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电力、热力、制冷、压缩空气等多种终端能源供应方式来满足各种终端用户的需求。网络协同可以优化各种能源之间的关系,实现跨界平衡,各种能源可以相互转换、相互平衡、相互优化。同样能源供给侧也存在多种能源的协同优化,电力、天然气、蒸汽、热水相互之间和上下游之间协同平衡。这其中,最大的意义并非是在传统能源本身,而是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将参与到能源生产和消费环节,成为一种新概念的能源。

真正的颠覆是来自于边际的革命。目前,影响能源的很多技术都并非出自能源行业自身。其中,最具颠覆的是来自IT的半导体技术。晶硅光伏技术是来自IT芯片的半导体技术,今天正在以几何的增速影响着全局。中国2017年1~11月光伏发电突破了1000亿千瓦时,尽管仅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57331亿千瓦时的1.74%。但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同比增长103.3%,新增4865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多投产2393万千瓦,光伏的新增容量首次超过了火电。“十三五”预期2020年装机1.05亿千瓦,到2017年9月,装机已经突破1.2亿千瓦,据此发展2020年光伏装机突破2亿千瓦已无悬念。

LED照明技术也是来自半导体技术。一个LED灯泡一旦被安装,就意味着这个照明点85%的电力负荷和用电量就此消失。2012年LED灯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仅3.3%,2016 年快速提升至44%,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68%。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到521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2.8%。国家发改委《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是2020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 1万亿元,LED功能性照明产值达5400亿元。如果中国每个家庭平均照明负荷200瓦计算,就可以减少68万千瓦的发电负荷。

电动汽车将是下一个像手机一样具有颠覆性的革命产品。而电动汽车最关键的技术是储能,储能电池的技术突破,手机居于头功。1995年创建的比亚迪,2003年是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他们宣布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尽管比亚迪在汽车行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它在中国汽车行业成为一个重要的颠覆者。电动汽车的储能不仅会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它还将构架“移动能源互联网”,让能源随需求而流动,让能源供应更加可靠和清洁。

能源的革命者几乎从未出自传统能源的既得利益者。最早的石油勘探开发是为了制药,后来用于替代鲸鱼油照明。人们将大量的煤油以外的油品作为废物倾倒在河里污染环境,最终促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动力革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受到传统煤气公司的联合抵制,最终不得不自己撸起袖子建设发电厂、输电线,为用户提供电力照明服务。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美国公营电力公司无油发电,无所作为。是一些好事者将内燃机和飞机发动机改造为天然气燃料,在用户侧分布式发电,创新了一个产业。风电的技术来自于空气动力学,地热的技术来自于打井,核电技术来自于制造原子弹……

未来能源将是新时代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能源应该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主要抓手。

“不平衡不充分”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矛盾,也是全球能源面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能源发展不平衡,环境和资源的不平衡,能源的可及性、可靠性和可承受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一些国家严峻的环境污染,都在呼吁能源的大转型。

未来能源将是能源革命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说,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他在2014年谈到能源问题时,强调了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的革命。他说:“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 提出要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能源革命是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在互联网,在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能源正在启动着一次重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煤炭和蒸汽机推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石油和内燃机以及电力推进的第二次能源革命;再一次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革命就是自下而上的颠覆,革命就是对旧的技术支持下的体制进行颠覆。中国决不能再次与能源革命失之交臂,我们必须是引领者。

未来能源将是创新的能源。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跨界创新、融合创新将成为能源未来的主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上,59次提到“创新”,“创新”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能源的革命几乎都是跨界者带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将注意力向外看,要以极大的包容心去接受和鼓励这些创新者和他们的新技术,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能源创新是互联网创新之后最激动人心的全球化的伟大创新。这种针对能源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各种太阳能技术、储能技术、电动汽车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都会不断地、及时地获得各类创新资本的支持,换发了巨大的生命力。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创新资本对于各种新能源技术创新之间的跨界整合给予了有效支持。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交互能力,为创新提供了极大的生命力。近些年来,不断有意想不到的新技术突破,颠覆着我们的认知,而这些突破使清洁能源的成本快速下降,已经在全球可以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了。

未来能源将是绿色的能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清洁的新能源将成为新时代的新动力源。人民群众对于能源供应的可及性、可靠性、可承受性、环境代价的不断下降和“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将是对于未来能源最主要的要求。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就意味着未来能源将去工业化形象。曾几何时,人类把那些高耸的烟囱,巨大的炼厂,挂的漫山遍野的高压输电塔作为工业现代化的象征并引以为傲。而这种大规模工业化的能源体系又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噪音干扰、生态危机、景观破坏。全世界都在追求未来的能源与自然、与环境、与人的和谐,能源设施尽可能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让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未来能源将是安全的能源。中国石油对外依存超过65%,天然气直奔40%,中国的能源安全正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致命短板。继续大量使用煤炭,无论是大气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都难以承受。未来的能源将不能依赖大量进口,也不能让环境难以承受,更不能让高昂的成本拖垮中国的经济。阳光普照,大地生辉,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是最安全的能源。中国仅要拿出0.1%的土地建设光伏,就可以满足我们目前的电力需求,只需要0.23%的土地就可以满足人均1万度电的预期。

让未来的能源减少利益的冲突。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为争夺石油资源和对于资源地的控制,人类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战乱,牺牲了数千万计的人口,直到今天。而今天的技术已经使人类越来越能够看清楚,身边的可再生能源将足以支撑他们实现现代化。未来的能源将要创造一个多数人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靠着头顶的太阳和与太阳息息相关的水能、生物质能等,靠着脚下的地热能,而不是只存在于少数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来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建设。

未来能源将是人人参与的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这是极富于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理念。在十九大报告中,一个词在全文中203次提及,就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人民共同参与能源的转型,参与清洁能源的供应,参与环境的治理,通过参与不断升华,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在参与中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水平。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投资、生产型消费者”既是互联网的梦想,也是未来能源的目标。埃隆•马斯克的目标是用一个太阳能屋顶电站、一个家用储能电池和一辆电动汽车让每一个家庭实现“能源独立”,让每一个实现能源独立的家庭相互联网构成一个新的能源体系,从而彻底改变工业化的能源投资、生产和消费形态。每一个人都会投资拥有自己的绿色发电资源,都会成为能源互联网的贡献者,同时可以分享或共享这些清洁的能源。未来的能源将会向杰米里•里夫金预言的那样:“成千上万的人都可在自己家中、工厂和办公室或者附近区域自行发电,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在社区或地区间能源共享,每个人都将成为一个遍布整个大陆的、没有界限的绿色电力网络中的节点,正如信息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其实,他们的观点正是代表了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的未来能源。